《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焦形质研究述评

   期次:第1期   作者:中医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杜颖初   查看:78   


  《内经》首次提出三焦,《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有《灵枢·营卫生会》云:“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用极简练的语言,以中国古代的官职名称作比喻,生动概括了各个脏腑的功能又体现了人体内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性,是论述藏象的经典篇章也是后世研究藏象理论的重要依据。而后,《难经·三十一难》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使也。”《难经·三十六难》云:“三焦者,元气之别始也,主通行诸气,经历五脏六腑。”自此之后,便开始了延续了千年乃至今日对三焦理论的探究。
  1"“三焦”的本义
    1.1“焦”
  《说文》曰:“焦,火所伤也。”在《内经》中也有多次提及“焦”例如:《素问·诊要经终论》:“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灵枢·经脉》:“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素问·上古天真论》》:“五七,阳明脉衰,面始憔,发始堕。”以上“焦”的含义都代表着一个火热之气熏灼而干燥的征象。此外,“焦”作为姓氏可以追溯到早于《内经》成书的《史记·周本纪》曰:"武王追赶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焦”为神农之后裔。这更加为三焦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神农氏作为五氏的最后一位神,他结束了一个饥荒的时代。他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看见各种植物在肚子里的反应,因此亲尝百草。这是否与三焦之无形论存在某种契合?恐怕还需要后世的继续研究。
  1.2“三”
  “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具有独特的含义和地位。东汉·许慎《说文》中有“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老子》中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论语》中“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等。由此可见,“三”不仅仅是一个量化数字,其背后代表的是一种三才思维模式,是一种三生万物的无限可能性,更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古代哲学。
  所以仅从字面意义来看,对三焦理论的研究绝不能仅仅依赖于现代解剖学技术和局限于一个实质脏器上。
  2三焦的形态
    2.1有形说
    一般认为,三焦有形说导源于《黄帝内经》。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燕平发现在《灵枢》中:“勇士者…三焦理横,怯士者,三焦理纵。”从而得知三焦的纹理且有横有纵,则三焦必为一有形之腑。有形之说自西学东渐之后的医家也多有阐释,唐容川在《血证论》中称三焦“即人身上下内外之油膜也”,认为三焦是膜。唐容川还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描述道:“肾中有油膜一条,贯于脊骨,是为肾系,此系下连网膜;又有气管由肺而下,附脊循行,以下人肾系,而透入网膜,达于丹田。两肾属水中间肾系属火,即命门也。命门为三焦膜油发源之所。故命门相火,布于三焦。焦即油膜也”。浙江中医药大学的陈启兰等认为:脏腑之间的联系,除了表里脏腑、经脉络属之间的联系,还应该包括与临近的组织器官的必然联系。故将上焦定义为呼吸膜与胸膜、心包膜共同构成;中焦为胃和小肠等消化道黏膜以及相关部分腹膜;下焦为大肠黏膜和肾小球与肾小囊之间组成的滤过膜及相关部分腹膜。并提出中医作为一门科学,其所得信息必须均为客观实在。北海市中医院的丘翠玲则认为中医的五脏六腑和西医的器官两者在功能上确实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但在解剖上应是一致的。根据《灵枢》和《难经》中三焦的位置得出结论:三焦在腹腔内,分别为大网膜、小网膜和肠系膜。美国明尼苏达针灸及东方医学学院的姜永平认为: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实际上与胃肠基本是重叠的,这就出现了对同一器官组织双重命名的情况。如从咽至胃上口,既是组成人体的咽、食道、胃上口,同时又是属上焦的器官、部位和通道。胃,既是重要的脏器,又是属中焦的器官、部位和通道。因此可得出三焦是有名有形的。
  由此看来,三焦理论的有形说可归纳为三焦是脏腑临近的组织器官,并且能够协助脏腑的生理功能。
  2.2无形说
    《难经》首次明确三焦“无形”的观点。《难经·二十五难》称“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难经·三十八难》中云:“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在当代的探索中也不乏无形说。如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的马天阳等提出:应当恢复三焦的无形气府定义,三焦的无形论并不意味否认三焦的存在,而是“无形有用论”。他认为:由于三焦主通行诸气,而气是无形的,所以就不需要实质器官来盛装。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卞尧尧等则从“象”与“枢”去探讨三焦。在中国文明几千年的传承中,文字作为载体,其从甲骨文演变至今一直就是以“象”定“义”,以“义”定“字”。所以想要深入的探讨作为《内经》这一经典著作中首次出现的三焦,不得不参照“取象比类”的方法来研究。故三焦“形质”应符合三焦“象”的多层次性。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的孟子邹等认为:中焦“蒸津液”和上焦“蒸肤,充身,泽毛”等全过程我们都无法看到,是无形的,但实际功能确实存在,故三焦确实存在有名而无形的特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天星认为三焦是周身之罅隙,或是脏腑中天然存在的空隙。其“空”之性恰恰是其“用”之本。好比一间房子由四面围墙组成,而房间的作用在于其空间的利用而不是四面墙。三焦亦是如此。
  以上关于三焦之无形说,共同特点就是都是从三焦的生理功能考虑。因其功能范围之广作用于全身脏腑,又兼气和水液,故莫可名状。
  3关于三焦“有形”“无形”的思考
    在现代的对三焦之形质的研究中,我们总是陷入有形与无形之争。似乎三焦的形质理论就只有这两个范畴,非此即彼。对于经典的解读,不能拘于文字本身的含义,而要立足于中医学固有的理论特色予以阐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整体观念。我们对于中医学任何理论的研究,都不能脱离整体。三焦即为六腑之一,《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我们在对三焦的不管是形质研究还是部位研究的时候,都要基于藏象理论,从脏腑的整体性和功能性去把握。我们在做任何中医学理论研究时,应当首先去领略这门学科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才能把问题论到实处,而不是纠结于无谓的争论。尤其是在读经典的时候,应当透过文字去体会古人真正想表达什么,而不是从现代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合理性。世人总说《内经》中三焦有形而《难经》无形。所执此见者是否真的去体会了内难中这样描述的原因?还是只是拘于有无形的判别。笔者认为内难中的有形与无形,应当是对其脏腑功能意义上的高度总结。再有,三焦可分脏腑之三焦、部位之三焦、经脉之三焦和辩证之三焦。那么若真要辨有无形,是否还需要从不同情况下分别辨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我们在看待三焦“有形”“无形”理论研究的时候,应当跳出这两个范畴的局限。《内经》也并非一家之言,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医学经验的总结。其中不同篇章的成文年代也有待考究。所谓的“有形”“无形”也许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对三焦的不同定义。中医学的发展历经几千年,对某一个理论产生不同的观点也在所难免。在中医学发展的早期,我们的古人通过解剖学手段观察到了人体内各个脏腑,在这个时期内和在解剖学层面上脏腑的一定是“有形”的。但是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我们不再拘于解剖的研究手段,而是逐渐重视脏腑功能性和整体性的研究,因此也就淡化了“有形”,出现了“无形”。所以笔者认为应当站在历史的角度,从不同时期不同层面去看待三焦的“有形”“无形”之争。

山东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029次访问,全刊已有5160008次访问